2021年5月14日,上午,因为江南贡与是连在一起的,所以,我在参观江南贡的同时,也顺便参观了科举博物馆。科举博物馆位于市秦淮区学宫侧,地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区,是科举制度心科举文化心和科举文物收藏心。已开放的部分场馆包括博物馆地下三层,深20米,总面积为1.3万多方米的博物馆,反映隋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科举制度和文化的八个展馆。地面上明远楼至公堂号舍碑刻及南苑的魁光阁等,含11个展厅,是唯一一家地下式博物馆。
科举博物馆的前身江南贡始建于南宋孝宗乾道四年后公元1168年,当时属县学府学考场。明朝建立后定都金陵,改为乡试会试的场所,规模随之扩大。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专门用作乡试考场。明清鼎盛时期,用于考试的号房多达二万余间,可同时容纳名考生参加考试,被称为古代最大科举考场。科举博物馆由江南贡改扩建而成,江南贡是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鼎盛期可接纳2万多名考生同时考试,其规模之大占地之广居各省贡之冠,创古代科举考场之最。博物馆至江府路南至贡街西至金陵西路北至建康路,总占地面积约6.63万方米。科举博物馆包含博物馆主馆江南贡南苑以及明远楼遗址区三大区域。博物馆主体是科举文化展示体验的集区;江南贡南苑是主体的配套区域;明远楼遗址区主要是明远楼至公堂历代碑刻及部分号舍。
这片看似砚台的四方静池实为的整体屋顶,是整个博物馆以四方形盒子装深埋于地下,只留了三分之一的部分露出地面,可谓深藏不露。科举博物馆犹如埋藏在地下的一个历史宝匣,博物馆的参观过程犹如探宝。这个尘封已久的宝匣深埋于地下。墨池前的台两侧,有下到博物馆的楼梯,沿着楼梯往下行,就到了科举博物馆收藏展出几千年科举文化瑰宝的地方。科举博物馆主体长36米,宽36米,高20米,整体沉入地下,上部为方形浅水池,明远楼前的池水面积刚好1300米,巧妙的用横向的面积寓意纵向的过去1300年的科举历史。博物馆从地面下去,一4层130米,一米抵十年,刚好再次寓意科举1300年的历史。走完博物馆,也就走过了1300年科举泱泱历史。建筑风格四四方方,像米字格似有棱有角。如鱼鳞一般的瓦片外墙,用书简堆砌而成的内墙,设计感十足又不乏历史味道。
科举博物馆还是一个会呼吸的博物馆。设计之初,科博馆便结合南京的气候特征,大量应用了低碳环保的新技术,从各个方面尽可能利用自然采光通风,降低能源消耗,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个会呼吸的绿色建筑。用书简堆砌而成的内墙,看起像装置艺术,又不乏历史味道和浓郁的文化气息。瓦片墙和书简墙都是有空隙的,透气性好。科举博物馆是一个绿色建筑,考虑可持续发展以及节能减排,设计结合南京的气候特征,从各个方面尽可能利用自然采光通风,降低能源消耗,节约经营运转费用。即使到了最下面20米,宝匣下面有一个环形水池环绕的开放庭,庭晴天可以看到日影移动,雨季有水滴涟漪。
进入展区,高达八米壮观墙面上,铺盖着以四书五经为内容的铅字版,象征学海无涯。运用铜色的经书文字,勾勒出满腹经纶的考生影像。将知识与人物作抽象结合,呈现出赴考场景,观众犹如与考生结伴同行。藉由这种意境的创作手法,佐以沈稳内敛的视觉效果传达文字的力量,酝酿出科举的情境氛围。一路而下,到达主馆的路上有很多文字,这些字的内容是古时候四书五经,是古人要熟读并背诵的内容。
首先看到的是科第世家的牌坊,这是比较有分量的镇馆之宝,是朝廷奖励给明朝第一位状元吴伯宗的牌坊,在古代这是彰显身份,光宗耀祖的象征。牌坊后是投影出的水幕背景墙,背景墙面显现出百家姓氏,墙上欧阳修唐伯虎王安石张骞等诸多名人的姓名沿着水流而上,看着这些耳熟能详的人名,让每一位观众感悟到成功名人在科举考试逆流而上的精神。
科举博物馆是新建的专门用于陈列科举文物的单体建筑,建筑面积和陈列面积在科举专题类博物馆最大,陈列文物数量最多,是全最大的科举博物馆。也是目前学术性最强,内容最准确的科举博物馆。南京科举博物馆的展陈设计,充分吸收了内外的设计理念,借鉴了内外最新的展陈手段。从现在展陈的实际效果看,南京科举博物馆是陈列手段最先进最多样化的科举博物馆。如果把博物馆比作埋藏在地下的一个历史宝匣,那么它的核心就是刻满历代状元名录的魁星堂,长36米,宽36米,高20米,整体沉入地下。在负四层,四的石墙刻满了经史子集文字,是四层通高的魁星堂,仰望上空,在魁星点斗的四,历代状元名录在灯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迎宾大厅内有一幅长达10米的弧形显示屏,屏幕上展示着古代考生经历的人生四个重要阶段村童闹学贡赴考号舍百态鱼跃龙门。生动展示古代读书人从幼学启蒙到金榜题名的生活画卷。
科举萌发于南北朝时期,正式诞生于隋炀帝时期,科举真正成型是在唐朝。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正制。据史载,开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应为开皇七年587年,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干济二科举人。隋炀帝大业三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策,叫试策。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变化有过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在展厅的起始,布设文王求贤汉光武帝访严光刘备三顾茅庐等三个故事场景,呈现古代君王求才若渴殷切之心,铺陈良善选材制度的重要性。最早的选才制度是乡里选举是诸侯向天子荐举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关于贡士的时间和人数以及能否及时献贡贡士的质量如何,都作了详细的奖惩规定。礼·地官之乡大夫下云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三年进行一次选拔性的人才考核,推举出贤能之人。礼记·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就是天子要发布诏令,让各地区各乡评论选拔出优秀的人才上报给司徒,选拔出的这些人才叫选士,司徒对报上的选士再选拔出最优秀的,让他们到学去接受教育,这批人叫俊士。
察举制度是汉代选拔官吏的制度。从汉武帝时开始,由丞相列侯刺史等高级官员推举,经过考核,任以官职。设有孝廉贤良文学秀才等科。目的在于扩大封建统治基础。为汉代做官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到西汉后期和汉,察举制度变成了豪门权贵扩大势力的工具。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到了汉末年,已为门阀士族所操纵和利用,他们左右了当时的乡闾舆论,使察举滋生了种种腐败的现象,与要求参与政治的地主及其知识分子生了尖锐的矛盾,在如何选官的问题上斗争激烈。曹操死后,曹丕在采纳陈群的创议后,于是九品正制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
九品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220年命其制定的制度。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期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九品正制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实际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或者说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九品正制度促进了时代的进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各样的问题便暴露出。后期的九品正制度开始发生变化,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正官考核人才,后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材,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材。科举制度的出现是选材制度走向公证公的历史选择。隋代科举制度的创立唐代科举制度的发展。隋书卷三帝纪第三炀帝上及登科记考,记录了隋朝皇帝杨广始建进士科。随着门阀士族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正制。大业二年506年,杨广增设进士科。当时秀才试方略进士试时策明经试经术,形成一套完整的家分科选才制度。当时以明经最为高级,进士试居次。当时选士制度只称为秀才科,与唐之科举有一定区别。杨广始建进士科,典定科举制度,这是历史上极其重大影响极其深远的大事。
宋代在科举制上进行了很大的改革和发展。最重要的一个是禁止公荐,防止有人开后门。另一个是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方法。为了防止作弊,考官俱为临时委派,并由多人担任。考官获任后要即赴贡,不得与外界往,称为锁。考生到达贡后,要对号入座,同考官一样不得离场。试卷要糊名誊录,并且由多人阅卷。而殿试则于宫内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及定出名次。自宋代起,凡于殿试进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经吏部选试。
辽金元的科举基本沿袭宋代,元代科举只考一科,但分成左右榜。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应考;乡试时只考两场,要求相对较简单。左榜供汉人南人应考,乡试时考三场,要求相对较严格。乡试会试考获名单俱按种族分配。辽金元代科举所选人材通常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元生的影响也不大。女真进士题名碑拓片。金代碑刻。刻于哀宗正大元年1224年。面刻汉文,背刻女真文,是考取女真进士的记录和题名。明宣宗时,磨去正面汉文改刻修顺河庙碑。原在河南开封曹门外宴台河,后移至开封市文庙。
元朝灭亡后,明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明朝是古代科举制度发展的最鼎盛的阶段,明朝的科举制度对以前各朝的科举制度进行了一些改进。逐渐完备了三级考试制度,建立了完善的三级学校制,并根据地域的差异,实行了南北卷制度,衡了地区差距。影响最深远的是创制了八股文,对后世影响巨大。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族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清代科举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享有特殊的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以后,虽然改为满人汉人同试,但参加考试的仍以汉族人为最多。光绪十三年,算学被列入考试科目。光绪二十五年,设经济专科。光绪二十七年,慈禧发布上谕规定答卷一律不准用八股文。光绪三十一年,科举制废除。
第一展厅主要内容。展陈设计上以单侧安置展柜布局,让观众参观动线单一而明确,展柜上方以各朝镂空窗格,暗示着时间的流变。高13米的长廊上方,悬吊长达30米的鱼跃龙门公艺术作品,侧布设各朝代表性图像与科举故事,综合展现科举精神,串联出一条丰富精采的时代长河,赋予观众在知识面视觉面空间感上,全方位的经验体会与情境感受。从隋朝开始,各朝科举考试科目都在不断变化。从各个朝代科举设置的科目变化可以看出用人取向,也反映了年代的人才需求。隋文帝仅有策问,隋炀帝开考十科。唐朝考试科目很多,常设科目主要有明经经义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学。到明朝只设进士一科。清袭明制,但也开过特制特别科,如博学鸿词科翻译科等。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明经,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宋朝主要是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只有经义一门了。墨义,就是围绕经义及注释所出的简单问答题。在一张卷子,这类题目往往多达30至50道。口试则是口头回答与墨义同类的问题。帖经,有如现代试卷的填空与默写。考官从经书选取一页,摘其一行印在试卷上。根据这一行文字,考生要填写出与之相联系的上下文。策问,即议论。依据考官提出的有关经义或政事问题,考生发表见解,提出对策。策问所及范围较广,有政治教育生管理等,比起帖经墨义难度更大,有的也还有一些实用价值。诗赋,唐高宗永隆二年有人认为明经多抄义条,议论只谈旧策还是表现不出真才实学,建议加试杂文两篇一诗一赋,于是开始了诗赋考试。经义,是围绕书义理展开的议论。如果说策问还有考生发挥的余地,经义便已经无所谓个人的思想,考生惟朝廷指定的圣贤书是遵。自宋朝开始,经义取代帖经墨义,而明朝就干脆专考经义。
在明清时期,科举考试自下而上逐层分为童试或称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几个等级,通过童试者被称为生员 俗称秀才 ,通过乡试为举人,通过会试为贡士,通过殿试为进士。私塾是我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它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以儒家思想为心,它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我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对于传播祖文化,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启蒙儿童,使学童在读书识理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书是古代民间教育机构。开始只是地方教育组织,最早出现在唐朝,正式的教育制度则是由朱熹创立,发展于宋代。当时,由富商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
与现在几乎所有的考试一样,在参加科举考试之前,古代读书人也必须通过一个报考程序。自唐代开始,科举考试允许读书人自由报考,既不需要达官贵人的推荐,也不需要考查读书人的门第高低,考生只要拿着能证明自己身份的材料前往籍贯所在地的州县官府报考。报考人的身份证明材料采取结保措施,即乡里族人等担保。审音就是对应试的童生,在进行了具结互保后,核对口音,以判断其是否为本地人。防止外地人冒名顶替。清代童试互结根,为保证考生报考的真实性,一般有五或十名同时应考者互相担保,称五童结或十童结。
县试为童试考试的第一场。童试是预备考试,通过才能取得秀才资格。由县官主持,儒学署教官监试。府试,亦称府考或道试。报名等手续与府县试同。由知府或直隶州知州直隶厅同知主持的考试。县试已录取的士子得以参加,试期多在四月,报名等手续与县试略同。第一场为正场,取录者即可应考试。试,清由各省学政清初顺天江南浙江称学政,其余称学道;后改以任职者原官的高下,分称学政学道,雍正时废学道,开始一律称学政主持的考试。学生于驻在地一般为省城,亦有例外者,如顺天学政驻通州考试就的府县。
在唐代生了武举,目的是選拔軍事人才。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射马枪负重摔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而在唐代最著名的武状元便是郭子仪了。但之后武科举考试兴废不断,不能行成规模与制度。从唐代武则天始创选拔武将的武举考试,至清朝时改称武科。历史上武举一进行过约五百次。相对于文科举,武科举较为不受重视。历朝的武举时而被废,时而恢复。而武举出身的地位亦低于文科出身的进士。唐朝武科考试科目步射马射马枪和翘关负重等。宋朝武科考试科目以步射马射为主,辅以弩踏刀枪器械等。
清代武科举在紫禁城箭楼前广场举行。武科童生考取生员的童试,其县试府试略同于文科;其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于岁试文童考试时举行武童考试,科试之年不考试武童。武科的童试分内外场,第一二场为外场,考试马射步射硬弓刀石;第三场为内场,考默写武经,如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李靖问对黄石公三略和姜太公六韬等。武科的乡试和会试俱分为三场。头场考试马箭,第二场考试步箭,再考试开硬弓舞刀掇石等,此为外场;第三场考试策论,嘉庆后改为默写武经,此为内场。武科乡试的试期为十月,各省额较文科为少。武举人会试落第者,可赴兵部拣选,任用为绿营兵的千总等低级武官。武科会试的试期在九月,额一百名至二百名不等。会试后经复试殿试,一甲一名授一等侍卫,二名三名授二等侍卫;二甲选十名授三等侍卫,三甲选十六名授蓝翎侍卫,其余以守备绿营官职在兵部注册选用。武科举考试用的掇石,也称制子石武功石。石上皆标有重量,主要考臂力,以重量多少定名次,并刻有科举吉语。武科举考试用的各种兵器。
乡试是明清正式科举考试的第一级考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亦为改变士人命运的关键点。南京江南贡的号舍就是乡试的考场。考试分三场,每场考三日,一旦进入考场吃喝拉撒都在里面,直到考完才能出,非常辛苦。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宾兴礼图,宾兴礼是明清时期府州县地方官举行的送别本地考生启程参加乡试会试等考试的科举典礼,它与童试后的送学礼乡试后的鹿鸣宴殿试后的琼林宴一起,组成了清代科举典礼的完整体系。
考生除了参加乡试还可以通过推荐成为子监生。子监,是在古代封建社会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其具备了两种功能,一是家管理机关的功能,二是家最高学府的功能。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员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监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别是明初,以监生而出任京和地方大员的多不胜举。明成祖以后,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越越少,却可以直接参加乡试,通过科举做官。生员分三等,有廪生增生附生。所以生员都要参加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岁试成绩优良的生员方可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方准许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生员既是读书人进入官学的资格,也是读书人在科举生涯获得的第一级功名。生员有资格参加乡试,继续博取更高科举功名。
得到秀才资格,是进入士大夫阶层的最低门坎。童生参加由省学政主持的试,考的称秀才,也叫生员。考秀才就有了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种特权。即可有免除差徭,见知县时不用下跪,官府不可随意对其用刑遇公事可禀见知县等权利。不仅如此,秀才是地方士绅阶层的支柱之一,他们可成为普通百姓与官府之间沟通的代言人,受到百姓的尊敬,人称相公。岁进士不是殿试进士,是对于岁贡生的一种雅化的别称。岁贡,是贡入子监最高学府,设在北京生员之一种,获得入监深造的机会,在监读书的称太学生。也就是准备参加进士考试殿试的生员。
因为江苏省和安徽省在清初都属于江南省,到康熙时期才划分为苏皖两省,但政治军事仍为一体,所以清代的乡试仍沿用明制,即江苏和安徽两省的学子都要到南京参加江南乡试。要实现金榜题名,首先,除了要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还要经过重重关卡,一路过关斩将,才能具备参加乡试的资格,特别到了清代,学子必须先通过童试考上秀才,才能到江南贡参加乡试。那时的考生要想参加科举,首先要有参加考试的资格,比如必须身家清白,不能在服丧期间参加考试,不能冒充户籍等等,还要请保人作保,如果发现有一条违反规定,不仅本人要受罚,连同保人也要受罚。在清代,考秀才时就已经有上述规定了,比如凡是娼妓女优唱戏的隶皂隶卒士兵的子孙,都不能参加童试。因为在封建社会,考举人进士之后,便有可能获得官职,一旦升官,不但封妻荫子,还能褒封祖宗三代,假如祖上三代是娼优等人就有辱名誉。
江南地区考生众多,常常达到一两万人,这么多人须在一天一夜之间全部通过点名搜检入闱,因此考生入场从考试前一天的半夜便开始了。博物馆以乡试考场的贡号舍作为场景设计依据,透过多媒体影片大量的珍贵文物,让观众如同当时应试的考生一般,经历入场搜检得题答题号舍生活等过程,体验古代考生九天六夜的艰辛考验。接着,透过互动装置与文物,介绍考官在内帘外帘的诸多任,进而呈现士子通过乡试成为举人后的身份地位转变。到清朝对考生入场所穿的衣服有严格的规定。乾隆九年1744规定,考生入场所穿的衣服,不论是帽子,还是衫袍褂,都必须是单层的,皮衣去面子,毡衣去掉里子,裤子不论绸布皮毡都只许是单层,袜子用单层的,鞋子用薄底,这么要求的目的是防止考生在衣服袜子和鞋子里藏用于舞弊的抄。不仅对于衣服有严格的要求,对于考试用品也有严格的规定,坐垫用单层毡片,卷袋不能有里子,砚台不能太厚,笔笔管必须空心,装水的容器用陶瓷,用于烤火的木炭只准两寸长,烛台要求用锡做,并且只能是单盘的,烛台的柱子必须空心通底。考生带进考场的糕点等食物都要切开,以免在食物夹带。字圈风炉茶铫等考试必需的用品,也要经过严格检查,才准带入贡。装考试用品的考篮也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编成玲珑格眼,底面如一,以便搜检。有如此严格的要求还不够,考生入场搜检时,不但要解开头发,而且还要解开全部的衣服,包括内衣内裤,脱下鞋袜。完全可以说,这种搜检是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搜个遍,不仅如此,考生入场时,还必须安排两名士兵先后分别搜检每个考生。第一个考生在大门被前一名士兵按规定严格搜检之后,再进到考场的仪门,由第二名士兵再次按照搜检的规定,再严格搜检一遍。为了保证搜检的效果,两名搜检士兵之间是互相牵制的,如果一名考生,经过第一名士兵的搜检,没有查出问题。但是,第二名搜检士兵则搜出这名考生有夹带等舞弊行为,不但要处罚这名考生,还要处罚第一个搜检的士兵。
尽管有如此严格的搜检制度,但历代科举都有夹带舞弊,夹带成为科举时代最常见的舞弊方式。作弊用的袖珍纸夹带,把与考试内容有关的书籍文字藏在衣物或考具。考生经过搜检后,必须按时进场,按照规定对号入座。号舍人满即锁住栅栏,不能随便走动交谈,防止传递代考。考完后俺规定交卷出场。清代科场舞弊仍然猖獗,顺治十四年丁酉,1657年,爆发科场大案。顺天府乡试发榜后,途谣巷议,啧有烦言,爆出式举人陆其贤用银三千两,同科陆贻吉送考官李振邺张我朴贿买得等情弊。各地乡试发榜后,士子忿其不公,也揭露出各种舞弊情节江南联宗有素,乃乘机滋弊;河南考试官黄鈊丁澎用墨笔添改字句;山同考官袁英等,用蓝笔改窜字句;山西考试官匡兰馨等批语不列名衔,等等。顺治帝命法司严查拟罪。结果,考官李振邺张我朴等举人田耜等七人俱立斩,家籍没,父母兄弟妻子俱流徙尚阳堡。其他,王树德等七人应立斩家籍没,妻子父母兄弟流徙尚阳堡;孙珀龄等十一人俱应立斩,家籍没;张旻等五人俱应立绞,余赞应绞监候。顺治帝亲自审问,多犯一时处死,于心不忍,俱从宽免,各责四十板,流徙尚阳堡。
乡试是科举史上各级考试最迟出现的一级考试,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一级考试,而且还是最早退出历史舞台的一级考试。乡试是各省人文教育活动的重大事件,对区域政治文化教育民风等许多方面都生过深刻的影响。乡试由朝廷选派翰林内阁学士赴各省充任正副主考官,主持乡试,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策问八股文等,各朝所试科目有所不同。清代乡试的考官为正副主考,每省各一人道光后顺天乡试的副主考为三人,负责命题阅卷录取。正副主考均由皇帝钦命简放,专用翰林进士出身的官员。除正副主考外,各省乡试还任用同考官帮助阅卷,同考官也称房官,各省8~18人不等。各省乡试的同考官由担任乡试监临的督抚考选,专用邻省接界三百里以外的在籍进士举人。监临负责监察总摄考场事。此外,乡试还设监试提调帘官等人员负责管理考场。士子用墨笔作答的原卷称墨卷,出场交卷后由弥封人员将卷上姓名籍贯弥封。为防考官辨认考生笔迹之弊,将弥封后的墨卷编号交誊录人员用朱砂誊录,称朱卷。朱卷誊毕后,经对读人员与墨卷校对无误,分别套封,墨卷存于外帘,将朱卷交内帘阅卷。
明清科举制度,乡试会试时有内帘官外帘官之别,统称帘官。称帘官者,因至公堂后进有门,加帘以隔之,后进在帘内,称内帘;帘外为外帘。内外帘官不相往,有公事在内帘门口接洽。不论是内帘官还是外帘官,所有工作人员都住在考试内。主考或总裁及同考官居内帘,主要职为阅卷。其助理人员愉提调监试收掌等官,掌管理试卷等事,亦居内帘。外帘为监临外提调监试收掌誊录等官所居。外帘各官管理考场事。为明确内帘考官的责任,清代科场严格规定不同性质的工作使用不同颜色的笔乡会试内帘主考官用墨笔,房官用蓝笔,内监试用紫笔,内收掌及书吏用蓝笔。同样,外帘不同成员也用不同的笔色监临监试提调受卷弥封誊录对读外收掌官都用紫笔,誊录书手用朱笔,对读生用赭黄笔,各种颜色的笔不能混用。对读官员发现朱卷与墨卷不同,应当在朱卷上用赭黄笔修改。对读所提交文件时,仍然用紫笔。正如商衍鎏先生所说以用笔之颜色,明所负之责任,防微杜渐,用意至深。
清代乡试于九月放榜,多选寅辰日支,以辰属龙,寅属虎,取龙虎榜之意;又因时值秋季,桂花盛开,所以也称桂花榜。放榜时,正副主考监临房官提调监试等齐集公堂,拆墨卷弥封核实式者姓名籍贯;核实后交书吏唱名,唱毕填写正榜。榜由第六名写起,末名写完后再提写前五名,由第五名倒写至第一名,谓之五经魁。填榜至此,时已入夜,公堂上下燃起巨红花烛,经魁出于哪一房官即将红烛一对置于该房官案前,以表荣誉。经魁唱名声音特高,曰闹五魁。五经魁填写完毕后填写副榜。全榜填写完毕,将榜文加盖顺天府尹或本省督抚关防,载以黄绸彩厅,在鼓乐仪仗兵丁的护卫下,送到顺天府尹署或各省布政使司署巡抚署前张挂。新科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第三四五名称经魁,第六名称亚魁,其余称文魁,均由家颁给20两牌坊银和顶戴衣帽匾额。
匾额悬挂住宅大门之上,门前可以树立牌坊。新科举人第二年即可赴京参加礼部会试;会试一科或三科不,也可以经过吏部的拣选或大挑就任低级官员。明清时代考进士举人贡生的,官府会拨给竖旗杆的银两。竖起旗杆是科举光耀门楣的具体象征。发榜第二天,在各省巡抚衙门举行鹿鸣宴,由主考监临学政内外帘官和新科举人参加。新科举人谒见主考监临学政房官,然后依次入座开宴,演奏诗经的鹿鸣之章,作魁星舞。政和鹿鸣宴五首作者佚名,是宋朝的一部诗词。思乐泮水,承流辟雍。思皇多士,贲然从。雝雝济济,四方攸同。登于天府,维王是崇。 钟鼓皇皇,声筦锵锵。登降维时,利用袜王。髦士攸宜,邦家之光。媚于天子,事举言扬。鸣鹿呦呦,载弁俅俅。孙然思,旨酒思柔。之子言迈,泮涣尔游。于彼西雍,对扬王休。首善京师,灼于四方。孙我髦士,金玉其相。饮酒乐曲,吹笙鼓簧。勉武徒御,观之光。遐不作人,天下喜乐。何以况之,鳶飞鱼躍。既勤之驾,献酬交错。利用实王,縻以好爵。
清代在应科举以求功名的路上,要经过童生试考秀才秀才乡试考举人举人会试考贡士贡士殿试考进士这四个步骤。试1年1次,在县里考。乡试三年一次,在省里考,由朝廷亲命学政主考。会试三年一次在礼部考,礼部监考。殿试三年一次在紫禁城保和殿考,皇帝监考。进士一词,始见于礼记王制,指可以进授爵禄之人,至隋朝开始成为取士科目,后为历代沿用。清代举人式后即取得参加会试的资格,经会试复试和殿试取者,称进士。当时南京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水路,一是陆路。沿江一带的学子,基本都会从水路前往南京。各省举人皆有资格到京城参加会试,录取者称贡士,并拥有参加殿试的资格。此区以古代北京正阳门外观作为场景设计依据,区域内布置考生进京途休息停歇之场景,透过窗格与灯光的安排,突显社会受科举影响而兴盛繁荣,呈现热闹市集人声鼎沸之情景。安置生动的人物雕像并结合公交车文物,使观众犹如回到当时的时空情境之,与自全各地的举人们一同赴京赶考。路途遥远的也要提前一两个月就从家里出发,路上风雨兼程,马不停蹄地赶往南京。家境好的,陆路可以骑高头大马,水路可乘坐上等游船,一路边看风景,边会诗友,身边还配有几个书童照料生活起居,好不惬意。而家境贫寒路途遥远的学子就可怜了,首先盘缠怎么解决,在吴敬梓写的说儒林外史,范进就因到老丈人胡屠户借钱被骂得狗血淋头。即便筹备到了盘缠,路上还得节衣缩食,不能坐贵的交通工具,能走就走,还要背着考篮,里面装着重重的书籍和生活用品,一路风尘仆仆。
清朝云南举人万贞元与他的同乡从建水出发,赴京参加次年的会试。他把沿途见闻绘成图画公车图,反映了当时云南知识分子求取功名的艰苦历程。公车是最早出现的只为去京应试的举人服的皇家公车。后也代指举人进京应试。原指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也特指入京会试的人上书言事。早在汉代,便有了以公家车马送应试举人赴京的传统,最早为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最后一直延续下。
展厅里有一块石碑,筹措朝考盘费碑。碑刻上的文字与两个重要的人物有关,一位是李鸿章,一位是左宗棠。当时科举时,有许多考生没有能力进京赶考,时任两江总督的李鸿章就自掏腰包,拿出五千两白银捐助考生,后左宗棠看李鸿章这么做过,也拿出五千两白银。但这一万两白银只是杯水车薪,不够用的。怎么办?于是他们想出一个办法,多筹集些白银投资于瓷器茶叶丝绸等行业,用滚出的利息扩大捐助范围,碑文上说,一筹集了一万四千多金。李鸿章和左宗棠都担任过江南贡的考官,碑文上对这批银子是如何分配的,哪些考生该捐助,都做了详细记述。碑文最后写着上江二学宫会同该绅等在于学宫立碑以垂久远,立于光绪十二年。
清代会试于春季在京师贡举行,试期多在三月,所以也称春试春闱;因由礼部主持,也称礼闱。会试每三年一科,逢丑未辰戌年举行;遇乡试科,翌年之会试即为会试科,是年正科或提前或延后一年举行。会试考试阅卷场规和考试内容等基本同于乡试,惟第一场四书三题由皇帝钦命。会试考官于三月简放,初用内阁六部大员4~7人;咸丰后定制4人,一正总裁,三副总裁,以大学士及翰林进士出身的一二品官员者充任;同考官18人,与主考官同时简放,用翰林进士出身的实缺京官。清代会试额各科多寡不同,一般为百余名或二三百名,最多一科为406名,最少一科为96名。会试四月放榜,式者称贡士,其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后统称为进士。在科举时代,士子科考被录取后,称监考官员为宗师,自称学生。考官与考生有可能以师生关系的名义互相勾结,朋比为奸。而殿试是家最高级考试,皇帝为了防止大臣特别是宰相借做考官扩充势力,在殿试时往往亲自监考,被录取的进士自然成为天子门生。科举史上的殿试是由唐高宗首创的。显庆四年659年,唐高宗亲自在大殿上开科取士,由皇帝亲自监考选拔人才就是后世说到的殿试。通过朝廷殿试者为进士。宋朝正式成制,金元明清四代沿用。又称御试廷试,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在明清时,殿试程序大体如下试前须复试,在紫禁城内的保和殿应试。复试毕,于四月二十一日应殿试,也在保和殿。殿试只考策问,应试者自黎明入,历经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然后颁发策题。制策题目,清初用时策一道,题长二三百字,所询一二事;康熙以后,题长达五六百字,甚至千字左右。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由读卷大臣密议八条圈出四道为题。策文不限长短,一般在2000字左右,起收及间的书写均有一定格式及字数限制,特别强调书写,必须用正体,即所谓体馆阁体,字要方正光园乌黑体大。从某种角度看,书法往往比文章重要。殿试只一天,日暮交卷,经受卷掌卷弥封等官收存。
至阅卷日,分交读卷官8人,每人一桌,轮流传阅,各加○△1×五种记号,得 ○最多者为佳卷,而后就所有卷,选○最多的十本进呈皇帝,钦定御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一甲三人称进士及第,又称三鼎甲。二甲若干人,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一,称进士出身,二甲的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若干人,占录取者的三分之二。最后由填榜官填写发榜。一甲三人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编修。二三甲进士如欲授职入官,还要在保和殿再经朝考次,综合前后考试成绩,择优入翰林为庶吉士。即俗称的点翰林,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赴外地任职。明熹宗实录卷天启二年三月十四日庚戌,以廷试天下贡士,命通政使司左通政袁可立大理寺左寺丞郭尚宾充读卷官。殿试结果填榜后,皇帝于太和殿举行传胪大典,宣布殿试结果。殿试是科举的最高一级考试,这里以紫禁城保和殿为设计依据,围文物也环绕着殿试考卷及题目进行解析。透过场景的重现与搭配表情生动的考生塑像,让观众体会殿试的慎重及皇帝临轩策士的意义,强调历代对遴选人才的重视,以及获得进士头衔的殊荣。
南京科举博物馆收藏了一份至关重要的科举文物庄瑶殿试卷。鉴于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在科举考试规格最高,考生的殿试卷在阅卷结束之后,都要被锁在皇宫大内存档,流转民间并保存至今的,更是寥寥无几。庄瑶殿试卷得以留存,并辗转收藏于科举博物馆实乃幸事。末科进士庄陔兰 18701946 在光绪三十年甲辰科 1904 获赐进士出身第二甲第十四名。展示珍贵的庄瑶殿试卷,透过双面布展的方式,使观众得以目睹难得一见的殿试卷真迹,进而了解考官及皇帝如何评阅试卷及钦定进士的名次。殿试试卷格式,第一开前半页写履历三代,文为应殿试举人臣某年若干岁系某省某府县人,由附生或增廪生应某某年乡试式,由举人应某某年会试式,今应殿试,谨将三代脚色开列于后,下开曾祖某祖某父某,已仕未仕,于名下注明。试卷清初用白宣纸裱四层,乾嘉以后加至七层。清初为十五开,前六开素页,备写履历弥封,后九开画直行备写策文。嘉庆以后,素页只用二开,画直行者减为八开。两面为一开,每开十二行,有红线界而无横格。清初长一尺五寸三分宽四寸三分强。乾隆四十八年1783改为长一尺四寸,宽三寸七分弱。外给草本一本,尺寸略,纵横与正卷同,有横格,行二十四字,载策式于草本之前。庄瑶殿试卷外观与商衍鎏所述乾嘉以后式样大相吻合。试卷纸张已泛黄,经细致测量,长258厘米高44厘米宽10.7厘米。卷首有第贰甲第贰拾玖名的字样,内侧有庄瑶秀才举人和参加会试的年份,后附有庄瑶曾祖父祖父父亲姓名。当日交卷后,曾由弥封官循例将卷面对折成筒状,用纸钉钉固,以纸糊之,将其姓名封藏,并加盖弥封官关防之印,上下各一方,卷背接缝处盖礼部之印。八名读卷大臣之姓氏,按任官大次序排列在卷背,分别是松董刘汪王黄王。卷底有朱文大木记戳,写有礼部仪制清吏司的两名印卷官的姓名,分别是员外郎伊灵阿和候补主事梁章钜。
寒窗苦读数十载,只为今朝提名时。通过科举考试实现金榜题名,是古代读书人人生梦寐以求的大事,也是个人家族的巨大荣耀。时至今日,金榜题名仍然被赋予了美好吉利的含义。金榜题名是科考过程最荣耀的环节。意味着十年寒窗苦,一朝天下知的重要时刻,表达了整个社会对进士的钦佩与赞扬。公布榜单是一项繁复而隆重的典礼,殿试两天后,皇帝要召见新考的进士。考的进士身着公服,头戴三枝九叶冠,恭立天安门前听候传呼,然后与王公百官一起进太和殿分列左右,肃立恭听宣读考取进士的姓名名次。这就是金殿传胪。胪有陈列的意思,传胪就是依次唱名传呼,进殿晋见皇帝。传胪大典由皇帝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隆重典礼。唱名完毕后,状元率诸进士等随出观榜。所有金榜,于张挂3日后,照便恭缴内阁。
清代大金榜展品。金榜分大两种,大金榜加盖皇帝之宝用于张挂,长度一般在15至20米之间,宽为0.8至0.9米之间。金榜不用印,供皇帝御览和举行典礼时宣布名次使用。因为该榜为黄纸质地,故称黄榜或金榜。由于是以皇帝名义所颁布,又称皇榜。金榜又有文科武科之分,在清代,文科大金榜张挂于天安门外长安横街的长安左门,武科大金榜张挂于天安门外长安横街的长安右门,三天后收回内阁保存。清朝金榜现存有200多份,涵盖了从康熙6年到光绪29年230多年间科举考试的殿试成绩榜。金榜张挂在城墙上,民众万头钻动欲一睹新科进士的风采,对士人和家族说都是最光彩的时刻。清代大金榜是清代光绪二十年殿试传胪后,公示于长安街的大金榜,长约19米,高约89厘米。上面记录了状元榜眼探花至100名及第进士的姓名和出生地。
观榜图是我明代著名画家仇英的作品,作品原长6.38米,宽0.344米,主要描绘在殿试后,人们争相观榜以及皇宫内举行的相关庆典礼仪等情景。现在运用数种多媒体互动技术,将明代仇英观榜图以现代多媒体互动科技展现出,通过知识问答动态展示科举成语拼接等环节,生动再现古代殿试发榜的场景。观榜大发现是基于 仇英画作观榜图而创作的科技艺术互动作品。将原作放大4倍后,长度为25米长。展场互动桌长度8米,运用滚动条卷动画作。观榜图全卷绘有宫殿房屋等建筑10余座,人物500多个,马匹等动物若干,人物刻画细腻,神采飞动,殿堂楼阁繁复细密功力精湛精美绝纶,更因其所绘题材之独特而罕见。现在该画作为珍品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观榜图内含有多个探索点,包括观榜百态金榜题名名落孙山金殿传胪左门洞开天子观榜秉笏披袍天子门生御路殊荣擎天华表太有象等,丰富多彩,值得赏析。仇英约公元15011552,明朝著名画家,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早年家贫,靠做漆工谋生,后为文征明所欣赏,经刻苦学成为著名画家,与沈文征明唐寅并称「明四家」。仇英为不破坏画面美感,一般在其画上只题名款,少写文字,画史称他为追求艺术境界的仙人。
唐宗神龙年间,进士张莒游慈寺,一时兴起,将名字题在大雁塔下。不料,此举引得文人纷纷效仿。尤其是新科进士更把雁塔题名视为莫大的荣耀。他们在曲江宴饮后,集体到大雁塔下,推举善书者将他们的姓名籍贯和及第的时间用墨笔题在墙壁上。后朝廷在子监内立进士题名碑,并作为制度固定下。此碑计198块,记载着五万一千六百二十四名进士的姓名籍贯以及他们的名次。现存于北京的孔庙和子监博物馆。
入仕之途。科举是朝廷选拔官员的唯一途径。进士更是唐宋明清各代高级官员的主要源。在经过殿试的考验后,新科进士会透过朝考制度选出其的佼佼者,然后进入翰林学为官之道。因此本区以翰林大门为入口景象,玻璃材质大门配合灯光营造氛围,不但具有空间的穿透感,门流露隐约的光辉更是象征通过层层考验的读书人,即将开始准备迈入仕途,洞烛幽微的为服。徐显卿宦迹图故宫博物藏,现存二十六开。该册页实际是一用绘画形式表现的官员履历。徐显卿字公望,号检庵,长洲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十年前后在世,隆庆二年进士,官至吏部侍郎。徐显卿宦迹图又余士吴钺绘制,该图为册页,现存26开,含徐显卿所作纪遇诗与诗序,概括了他从十二岁到五十一岁从童蒙初启到金榜题名,之后宦途得意光宗耀祖的人生历程。徐显卿宦迹图所绘人物众多,上至皇帝下到僮仆,画人物衣着和场景建筑非常真实细致,是研究明代服饰与社会风俗的重要资料,民陶镕曾评价此图册汉官威仪,恍如重现。
甲申十同年图是明代弘治年间的十位朝廷重臣的群像画卷。作于弘治十六年1503年。画卷为绢本彩绘,纵高48.5厘米,横长257厘米。画人物均按当时人物相貌体态衣着真实描绘。这幅画卷是古代绘画作品的瑰宝,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献。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的本画卷,系闵珪家藏本,大概也是现存孤本。画十人均为英宗天顺八年1464年甲申科进士,有同年之谊。在式四十年之后,十人亦均身居高位。弘治十六年三月二十五日,适逢王轼朝,十人在闵珪宅第聚会,其后特请画工绘制群像,并各自题诗纪念。画作人物栩栩如生,景物简练有序,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十位大臣分别为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李阳都察左都御使戴珊兵部尚书刘大夏刑部尚书闵珪工部尚书曾鉴南京户部尚书王轼吏部左侍郎焦芳户部右侍郎陈清礼部右侍郎谢铎和工部右侍郎张达。图卷保存了十位明朝重臣的相貌和墨迹,对研究相关人物以及明叶文士生活官员服饰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明孝宗在位期间,朝廷多正直之士,官场亦较为清明。而武宗以后,明朝由盛转衰,此种情景再不复见。十位大臣于画面上所展示的威严持重儒雅从容的情态,于诗文所体现的胸无芥蒂忠君报的情怀,俨然是孝宗朝修明政治的生动写真,也成为明朝繁盛时期的最终见证。
唐宋以,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科举考试有所连结,他们之有的通过科举考试跻身社会上层,作出卓越的贡献而名扬后世;有的科举落第或无意仕途,亦为华文化的丰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而闻名于世。展区内布设科举名人栩栩如生的雕像,诉说每位科举名人生故事与著作,传达科举选拔出的人才在历史洪流里,扮演流砥柱的要角。展厅介绍了王维王昌龄郭子仪姚崇狄仁杰韩愈刘禹锡王安石文天祥唐寅孔尚任吴承吕祖谦蔡襄史可法宋应星王守仁于谦王夫之陈独秀林则徐曾藩张之洞钱荣章学诚袁枚陆九渊苏颂连庠韩琦柳永黄庭坚李纲等。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
通过科举实现金榜题名,是士人一生追求光宗耀祖的重要目标。科举及第不仅让士子个人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且能为家族提供发展的物质和精神支持,为子孙后代的读书应试条件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与环境。子种孙畊,砚田勿怠。谦则弥光,处事有道。心地宜培,日积月累。持家无方,忍为上策。这应该是一个世家的家训。从清代科举大家族的地理分布看,江浙两地明显比其他地方多。
展厅建筑空间高达7米,运用此挑高二层楼的空间优势,将象征世家荣耀的匾额悬挂于半空,观众进到展区,将看到壮观匾额群列。在展区内还配置了许多与科举教化相关之家具与摆饰,了解科举确实在古人日常生活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展区更安排俗称登科的婚庆主题,同样藉由高耸的建筑空间上方悬吊传统红色灯笼增添新婚喜庆氛围,透过洞房空间的布置,呈现科举对于民俗文化的浸染。
六朝古都的南京,在历史上长期是南方的政治文化心。其科举文化对此地的影响和积淀尤其深厚。科举制度造就了南京独特的文化气质和鲜明的导向性地域文化,也塑造了南京特殊的人文精神。展区将十里秦淮具体而微的纳入展厅,并将实景转换成绘画氛围,让观众彷佛步入画,营造出南京明清市街繁华的景像。当进入「水关」后,将会引导观众体验考生角色,透过茶舍试馆江南贡书坊河房名人故居等场景,藉由实际的日常生活,了解科举制度如何塑造南京的人文景观。很多地方都建有魁星楼或魁星阁,其正殿塑着魁星造像,实际就是钟馗。没见过魁星像的人也许会想,既然魁星是主管功名科举的,一定是一位文质彬彬的白面书生吧?其实恰恰相反,魁星面目狰狞,金身青面,赤发环眼,头上还有两只角,整个仿佛是鬼的造型。这魁星右手握一管大笔,称朱笔,意为用笔点定式人的姓名,左手持一只墨斗,右脚金鸡独立,脚下踩着海的一条大鳌鱼一种大龟的头部,意为独占鳌头,左脚摆出扬起后踢的样子以求在造形上呼应魁字右下的一笔大弯勾,脚上是北斗七星。
科举制度,是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但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人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在,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